top of page

晨興聖言

2025年六月半年度訓練『經歷、享受並彰顯基督(三)』

第三十四週、按着神牧養

讀經:約二一15 ~ 17,十9 ~ 17,彼前五2,4,二25,來十三20

【週一】
壹、牧養是給羣羊周全、柔細的照顧;牧養是指顧到羊一切的需要—約二一15 ~ 17,徒二十28。

貳、牧養的兩個基本元素是顧惜和餧養—弗五29:

一、牧養是安慰、撫慰、以柔愛養育、並以親切的照料維護。

二、我們牧養別人時,應當先顧惜他們,使他們快樂,然後就要餧養他們。

【週二、週三】

叁、在主今日的恢復裏,迫切需要牧養—約二一16,彼前五2,4:

一、我們中間最大的缺欠,就是牧養這件事。

二、在神生機的救恩裏,父神先用靈神重生我們,再在作我們牧人的子神裏牧養我們,使我們在祂的生命中存活並長大,直到永遠。

三、牧養信徒對於他們在神聖生命裏的長大以至於成熟,爲着建造基督的身體,是極其重要的—弗四13 ~ 16。

四、那建造基督身體的牧養,乃是相互的牧養—林前十二23 ~ 26:

  1. 所有的信徒,無論屬靈生命長大有多少,都需要牧養;我們都有缺點和短處,需要別人牧養我們。

  2. 我們都需要在基督生機的牧養之下,並與祂是一,而牧養別人——約十11,16,來十三20 ~ 21,彼前五4,二25。

  3. 我們是羊也是牧人,彼此互相牧養並接受牧養;藉着這相互的牧養,召會就被建造成爲基督的身體—來五14,弗四12 ~ 13。

五、我們越被基督構成,就越自然而然的過牧養的生活,有負擔照顧別人—西一27,三10 ~11,14:

  1. 基督在我們屬靈生命裏的構成,有牧養的一面—約二一15 ~ 17。

  2. 牧養不是因爲別人鼓勵纔去作的事。

  3. 牧養乃是被基督構成的結果—西三4,10 ~ 11。

  4. 我們這人由基督構成的部分,就是牧養別人的部分。

  5. 我們無法牧養任何人;構成到我們裏面的基督纔是牧人—約十11,彼前二25,五2,4,來十三20。

六、我們需要按着我們父神愛和柔細的心,並按着我們救主基督尋找和牧養的靈,來牧養神的羣羊—路十五1 ~ 32:

  1. 我們需要在愛裏彼此牧養——林前十三1 ~ 13。

  2. 在我們的所是和所作上,愛乃是極超越的路—十二31 下:

  • 神賜給我們的,乃是愛的靈—提後一7。

  • 神乃是愛,我們旣已蒙神重生,成爲神的種類,就應當是愛—約壹四8,約三6。

  3. 基督的身體在愛裏把自己建造起來。

【週四】

肆、基督是好牧人、大牧人、牧長、以及我們魂的牧人—約十9 ~ 17,來十三20 ~21,彼前五4,二25:

一、主耶穌作好牧人,來使我們得生命,並且得的更豐盛—約十10 ~ 11:

  1. 祂捨了祂的魂生命,就是人的生命,爲祂的羊成功救贖,使他們能有分於祂的奏厄(zoe)生命,就是祂神聖的生命—11,15,17 節。

  2. 祂領祂的羊出羊圈,進入祂自己這草場,就是得餧養的地方,使他們可以自由的喫祂,得着祂的餧養—9 節。

  3. 主使猶太和外邦信徒在祂的牧養下合爲一羣(召會,基督的身體)—16 節。

二、神『憑永約之血』,使『羣羊的大牧人我們的主耶穌』從死人中復活—來十三20:

  1. 永約乃是藉着牧養來終極完成新耶路撒冷。

  2. 永約就是新遺命的約,爲要得着羣羊,就是召會,結果帶進基督的身體,並終極完成於新耶路撒冷。

三、基督作牧長,藉着眾召會的長老牧養祂的羣羊—彼前五4:

  1. 若沒有長老的牧養,召會就無法得建造。

  2. 長老的牧養該是基督藉着他們的牧養。

四、是靈的基督作我們魂的牧人,監督我們裏面的光景,顧到我們內裏所是的情形—二25:

  1. 祂是藉着顧到我們魂的益處,並藉着監督我們內裏所是的光景,而牧養我們。

  2. 因爲我們的魂很複雜,所以我們需要那在我們靈裏是賜生命之靈的基督,在我們的魂裏牧養我們,爲要照顧我們的心思、情感和意志,並顧到我們的難處、需要和創傷。

【週五】

伍、務要〔按着神〕牧養你們中間神的羣羊』—五2:

一、按着神』意思是我們活神——帖前三8,五10。

二、當我們與神是一,我們就在生命和性情上,但不在神格上,成爲神,並且在我們牧養別人時,我們就是神—羅十一24。

三、按着神牧養,就是按着神的性情、心意、作法和榮耀,而不是按着我們的偏好、興趣、目的和個性牧養。

四、按着神牧養,就是按着神在祂屬性上的所是牧養—弗四18,約壹四8,啓十五3。

五、我們要按着神牧養,就必須在生命、性情、彰顯和功用上成爲神:

  1. 我們必須被神聖的生命所滿溢,享受三一神作源、泉、川,而成爲神聖生命的總和,甚至成爲神聖生命的本身—約四14,西三4。

  2. 我們必須在神那愛、光、義、聖的屬性上成爲神。

  3. 我們必須成爲基督的複製,就是神的彰顯,使我們在牧養上彰顯神,而不是彰顯我們的己,連同個性與乖僻。

  4. 我們必須在神的功用上成爲神,照着祂的所是並照着祂經綸中的目標,牧養神的羣羊。

六、我們若要按着神牧養,就需要與神成爲一—約十四20,林前六17:

  1. 聖經的基本原則是神在祂的經綸裏,使自己與人成爲一,並使人與祂成爲—約十五4,林前六17。

  2. 神渴望神聖的生命與屬人的生命能聯爲一個生命,過一個生活—約六57,加二20。

【週六】

七、按着神牧養,要求我們被神構成—弗三17 上,西三10 ~ 11:

  1. 神渴望將祂自己分賜到我們裏面,使我們的所是由祂的所是所構成,以致與祂的所是成爲一個構成—弗三17 上,西三10 ~ 11。

  2. 神這神聖的一位用祂的元素注入我們裏面,使我們在生命和性情上,但不在神格上,與祂一樣—林後十三14。

八、惟有活神的人,纔能按着神牧養—腓一21 上:

  1. 神的經綸是要將祂自己作到我們裏面,使我們可以接受祂作我們的生命和生命的供應,好活祂—約十一25,六48,57。

  2. 我們現今正有分於神聖的生命和神聖的性情,使我們能在人性裏活神—加二20。

九、我們要作按着神牧養的人,就需要代表神,盡代理之神的功用:

  1. 耶和華使摩西『在法老面前作神』;在摩西身上,神得着一個代表祂並執行祂旨意的人—出七1,三16 ~ 18,五1。

  2. 作爲神的代表,撒母耳乃是代理的神—撒上一11,二35,七3,八22:

  • 撒母耳能作代理的神,因爲他的所是和神的心乃是一—二35。

  • 撒母耳的生活和工作乃是爲着完成一切在神心中的事。

  3. 申言者以利沙在他的職事中,作爲神人(直譯,屬神的人),行事如同神的代表,如同代理的神;今天我們在基督裏的信徒,也能這樣

十、按着神牧養,就是將神供應給人—林後十三14:

  1. 三一神已經具體化身在基督裏,並且實化爲終極完成的靈;這是我們所敬拜、傳揚、並供應給人的神—西二9,林前十五45 下。

  2. 我們若要彼此供應神,就需要講說恩典、真理、靈、和生命的話,供應那作到我們裏面之經過過程的神—弗三16 ~ 17 上。

第三十四週■週一

晨興餧養

約二一15 ~ 17『…耶穌對西門彼得說,約翰的兒子西門,你愛我比這些更深麼?彼得對祂說,主阿,是的,你知道我愛你。耶穌對他說,你餧養我的小羊。…約翰的兒子西門,你愛我麼?彼得對祂說,主阿,是的,你知道我愛你。耶穌對他說,你牧養我的羊。…約翰的兒子西門,你愛我麼?彼得…對耶穌說,…你知道我愛你。耶穌對他說,你餧養我的羊。』

當主在復活之後,並在祂升天之前,與祂的門徒在一起時,在祂一次的顯現裏,祂託付彼得,當祂不在這裏而在諸天之上時,要餧養祂的小羊,並牧養祂的羊。(約二一15 ~ 17。)牧養含示餧養,但牧養所包含的比餧養要多。牧養乃是給羣羊周全、柔細的照顧。(李常受文集一九九四至一九九七年第四册,五七四頁。)

信息選讀

我們生出〔初信者〕,給他們施浸以後,他們就成了我們的小孩。現在我們必須像母親一樣保養顧惜他們。保養就是餧養,顧惜就是以柔愛養育,並以親切的照料維護。母親顧惜嬰孩最有效的方法,就是把他抱在懷裏。母親這樣作,小孩就得着溫暖的顧惜和安慰。許多時候小孩哭叫,就是向母親『禱告』,求她顧惜他。當母親把他抱起來,摟在懷裏,他很快就會停止哭叫,因爲他得了親切照料的維護。當我們去家聚會照顧新浸者,我們需要領悟,我們是要保養顧惜他們。這樣照顧家聚會非常有功效。新人會覺得受到顧惜、安慰並溫暖,而不會有孤單的感覺。

保羅告訴帖撒羅尼迦人:『在你們中間爲人溫和,如同乳母顧惜自己的孩子。』(帖前二7。)保羅在照顧初信者的事上,將自己比喻爲乳母。我們需要以生機的方式,不以老舊的方式傳福音並照料初信者。…盼望我們能在小排中研討這些事;這會使我們傳福音的方式有徹底的改變。我們必須以生機的方式傳福音,將罪人生爲神的兒女,使他們成爲基督身體重生的肢體。然後我們必須操練,一週又一週,在新人家中顧惜他們。在他們受浸後的頭一個月裏,最好能探訪他們十次。這樣顧惜一個月後,新人就得着穩固並建立。已往我們給新人施浸後,缺少照顧他們。結果,許多新人幾個月後就消失了。這不是保羅的作法。保羅顧惜他藉着福音所生的人。除了像乳養的母親以外,保羅對初信者也像勸勉的父親一樣。(11。)

顧惜保養新浸者,就是餧養小羊。(約二一15 ~ 17。)約翰福音囑咐我們兩件事:結果子和餧養小羊。結果子是我們日常的本分。住在主裏面是我們結果子的條件。我們若不住在主裏面,就不能結果子。要餧養小羊,我們需要愛主。結果子是住的事,餧養小羊是愛的事。在約翰二十一章十五至十七節,主三次問彼得,他愛主麼?當彼得告訴主他愛祂,主就告訴彼得要餧養祂的小羊,牧養祂的羊,並餧養祂的羊。我們必須住在主裏面,使我們能結果子;我們也必須愛主,使我們有心照顧祂的羊羣。羊羣的牧人勞苦,不是照着他喜歡或不喜歡。一天又一天,他盡本分牧養羊羣,並餧養小羊。(李常受文集一九八九年第一册,三九六至三九八頁。)--參讀:神人,第二篇。

第三十四週■週二

晨興餧養

彼前五2 ~ 4『務要牧養你們中間神的羣羊,按着神監督他們,不是出於勉強,乃是出於甘心;不是爲着卑鄙的利益,乃是出於熱切;也不是作主轄管所委託你們的產業,乃是作羣羊的榜樣。到了牧長顯現的時候,你們必得着那不能衰殘的榮耀冠冕。』

信徒重生、得着神作他們永遠的生命之後,還需要進一步得着神生命的牧養。在祂生機的拯救中,三一神中的父神,先用靈神重生我們,再在子神裏來作我們的牧人牧養我們,使我們在祂的生命中長大並生存到永遠。

牧養包括餧養,就像乳母用奶餧養幼兒,使幼兒得着滋養,像彼前二章二節所說的。主就是這樣委託彼得代替祂餧養祂的小羊,並牧養祂的羊羣。(約二一15 ~ 17。)主也是這樣在召會中興起像彼得的人,作祂代表的牧人,來餧養祂的小羊,牧養祂的羊羣。(弗四11,…。)(李常受文集一九九四至一九九七年第三册,五○六至五○七頁。)

信息選讀

沒有甚麼像牧養要求這麼高,甚至傳福音也不及。正如養育孩子,與牧養有關的一切都不是由我們決定,乃是由新人決定。我們不能說,我們沒有時間或者不方便。

基督教的路是雇用牧師來牧會;這不是我們所說牧養的意思。有些人會爭辯說,牧養不是每個弟兄或姊妹都有的恩賜。然而,沒有人會說,養育孩子是有些人有而別人沒有的恩賜。無論智愚,每個作父母的都有養育孩子的才能。…藉着我們屬靈的出生,每個在召會裏的肢體都有牧養的恩賜。說我們沒有牧養的恩賜,就是廢掉我們屬靈的出生。

為要在主恢復的召會裏作正確、正常的肢體,我們需要建立日常的福音生活,並且我們該到主面前去,讓祂給我們看見誰該受我們牧養的照顧。…我們必須學習會聽別人的話,好認識他們真正的需要和實際的光景。這需要我們在牧養他們的時候,停下自己的思想、觀念、感覺和說話。…我們也必須學習在看望人時不要說得太多。這是在牧養上最難學習的功課。我們要說話〔之前〕,等候越久越好。有人也許問:『我們若甚麼都不該說,爲甚麼我們還要接觸人?』祕訣就是接觸他們而不多說話。我們若說得太多,就會和約伯的朋友一樣。

因爲我們都以爲自己知道得很多,所以要說『我不知道』就很困難。…嚴格說來,我們知道得不多,而我們所知道的也並不透徹。我們不該接觸人爲要教訓他們。我們自己更需要受教。我們該到眾聖徒和眾召會那裏向他們學習。…接觸人的祕訣不是多說,乃是讓他們說話。

 

我們也絕不該與人爭辯,不管他們對或錯。每次談話都試誘我們,想要調整別人,說服別人,或者『推銷』我們高明的意見和觀念。…我們這樣作,並不會幫助人。

我們絕不可向人傳遞空洞的知識。人也許問到我們許多事,但我們必須學習運用我們的靈分辨問題的用意。…人常喜歡得着知識,問到長老、弟兄姊妹、和許多其他的事。我們必須學習有智慧,不落入辯論之中,並且不傳遞空洞的知識。這對我們眾人也是困難的功課。(李常受文集一九七三至一九七四年第二册,八二○至八二一、八二三、八二五至八二七頁。)--參讀:神救恩生機的一面,第二篇。

第三十四週■週三

晨興餧養

林前十二23 ~ 25『身上肢體我們以爲比較不體面的,就給它加上更豐盈的體面;…至於我們俊美的肢體,就不需要了。但神將這身體調和在一起,把更豐盈的體面加給那有缺欠的肢體,免得身體上有了分裂,總要肢體彼此同樣相顧。』

最重要的,我們必須學習供應生命給別人。要這樣作,我們自己必須有生命。…因此,我們必須學習生命的功課,然後纔會知道如何供應別人。事實上,我們若有生命,無須刻意供應生命給人,生命就已經供應給人了。

我們不該想要給人錯誤的印象,認爲我們有作事的方法,我們很聰明,或者我們甚麼都知道;反而,我們該簡單的幫助人信靠主,凡事倚靠祂。爲此,我們該帶着禱告的靈和氣氛,幫助別人進入禱告的生活。我們需要製造一種氣氛,使人無論遭遇甚麼,都會禱告,仰望主,並且爲着祂的同在和清楚的引導而依賴祂。

較輭弱的人也許需要我們忍耐,一再的接觸他。這樣不斷、忍耐的接觸會牧養人。這需要時間,但我們捨此無路。召會乃是藉着牧養而增長。…在召會裏只有領頭人顧到牧養是不可能的,每個人都必須拿起負擔照顧別人。這需要我們的忍耐。(李常受文集一九七三至一九七四年第二册,八二八至八二九頁。)

信息選讀

我們必須學習信任並倚靠那在我們照顧之下的人。這是正確的交通。就一面意義說,我們是乳養孩子的父母,但就另一面意義說,我們都是弟兄姊妹。因此,我們該給別人看見,不但他們倚靠我們,我們也倚靠他們。這相互的倚靠造出許多益處。這使別人向我們敞開,信靠我們,並信任我們。這就是『敞開血管讓血流通』。所有的肢體都必須彼此敞開,那麼循環就會正確的發揮功效。我們看過,一些受我們照顧的人不向我們敞開,不管我們花多少時間在他們身上。這就是說,他們不信任我們。我們需要有一種行爲舉止,是能建立起相互信任的;這就會使他們向我們敞開。這要求我們倚靠他們,依賴他們,並給他們看見我們需要他們的幫助。

我們絕不該讓那些受我們照顧的人,感覺我們在強迫他們作任何事。我們都必須學習神的屬性。從起初,神就絕不強迫人。反而,神讓人自由選擇。…不強迫或不壓逼人,與我們天然的觀念相反。然而,在牧養上,我們該遠避每一種的強迫、壓逼和說服。我們該允許人自由選擇。

無論我們與親愛的人交通甚麼,都必須照着我們自己的經歷。保羅告訴帖撒羅尼迦人:『正如你們所知道的,我們怎樣勸勉你們,撫慰你們,向你們作見證,待你們每一個人,好像父親待自己的孩子一樣。』(帖前二11。)毫無疑問,保羅向聖徒們見證許多事,但他的見證大部分必是他自己的經歷。我們需要親身的經歷,好能向較年幼的人作見證。就着正確的意義來說,凡我們給他們的幫助,都該來自我們自己的見證。我們能有多少這樣的見證,在於我們有多少經歷。我們必須對所有前面細述的項目有相當的經歷。我們越拿起負擔牧養別人,我們需要學習的事就越多。(李常受文集一九七三至一九七四年第二册,八三○至八三一頁。)--參讀:爲着召會的建造正常結果子和牧養的路,第八章。

第三十四週■週四

晨興餧養

約十11    『我是好牧人,好牧人爲羊捨命。』

彼前二25『你們好像羊走迷了路,如今卻歸到你們魂的牧人和監督了。』

約翰福音不僅告訴我們,主是生命,(十一25,十四6,)也告訴我們,主是好牧人,祂來了,是要叫我們得生命,並且得的更豐盛。(十10 ~11。)…約翰福音並且告訴我們,祂這好牧人要捨命,把猶太和外邦兩方面的信徒都合成一羣,歸祂這一個牧人牧養。(十14 ~ 16。)

祂是牧長,(彼前二五4,)也是神羣羊的大牧人,(來十三20,)要以祂作神羔羊的身分牧養我們,一直到永遠,領我們到生命水的泉,使我們永遠滿足,不渴又不飢。(啓七16 ~ 17。)祂這樣作,是完成神生機拯救的一大部分。

我們都得了重生,也都在主這位好牧人的牧養之下,我們就有分於神的生命,並在神的生命上得着滋養而長大成熟,(弗四13 下,西一28,)顯出神的生命在我們身上的功能,爲着完成神永遠的經綸,達到神永遠的目的。(李常受文集一九九四至一九九七年第三册,五○七至五○八頁。)

信息選讀

主在約翰十章十六節說,『我另外有羊,不是屬於這圈的;我必須領他們來,他們也要聽我的聲音,並且要成爲一羣,歸一個牧人了。』這意思是說,基督是牧人,要把分開的猶太羊和外邦羊羣集成爲一羣。…正確牧養的工作,乃是把人羣集在一起。

基督是牧長,藉着眾召會的長老來牧養祂的羊羣。(彼前五4。)所有的長老都是祂屬下的牧人。基督作爲元首,乃是牧長。…當我們牧養的時候,應當是基督藉着我們牧養。…所有的長老牧養召會,都必須學習不在舊造裏憑着自己,乃在復活裏憑着基督作牧長來牧養。

 

基督是大牧人,使神藉着祂,根據祂那永約的救贖之血,在各樣的善事上成全神的羊,就是眾召會,好實行祂的旨意;祂是在我們裏面行祂看爲可喜悅的事。(來十三20 ~ 21。)

基督牧養那走迷了路卻已歸回到祂那裏的羊,作他們魂的監督,監督他們裏面的光景。(彼前二25。)這應當是祂在裏面安慰信徒的一部分。

當主在我們裏面更深的牧養時,這牧養就達到我們的魂,來照顧我們裏面的情形,好在我們裏面行神的旨意。基督作我們魂的牧人,監督我們魂裏的情形,而我們的魂是由心思、情感和意志組成的。我們需要祂來成全我們的心思,調整我們的情感,並改正我們的意志。

基督成爲實際的靈,就是第二位保惠師。(約十四16 ~ 17 上,十五26。)第一位保惠師是在肉體裏的基督,第二位保惠師是基督作爲賜生命的靈,也就是實際的靈。

基督在裏面安慰我們,爲要構成神聖的生機體,就是經過過程並終極完成之三一神與蒙祂重生並變化之選民的合併。(十四17 下,20。)基督這第二位保惠師乃是實際的靈,祂來不僅與我們這些蒙神救贖的人同在,也要在我們裏面。(17。)然後,我們所信的子在父裏面,我們在子裏面,子也在我們裏面。(20。)這四個『在裏面』給我們看見,三一神與蒙祂救贖並變化的人合併,成爲一個實體。(李常受文集一九九四至一九九七年第五册,一四四至一四六頁。)--參讀:活力排,第六篇。

第三十四週■週五

晨興餧養

來十三20 ~ 21『…平安的神,就是那…領羣羊的大牧人我們的主耶穌,從死人中上來的,…願榮耀歸與祂,直到永永遠遠。阿們。』

彼前五4            『到了牧長顯現的時候,你們必得着那不能衰殘的榮耀冠冕。』

牧養是行得通的。我們不該想要作講道大漢,爲自己立名。人可能受吸引來聽我們,但事後誰來照顧他們?佈道大會的路行不通,…福音大會可能有許多人,最終卻沒有多少人加給召會。我們也不該用知名人士在我們聚會中作見證。這不會拯救人,把人加給召會。…要有效的拯救人,路必須是藉着小的活力排;在其中每一個人都必須是牧人。這樣過了短時間,召會就會復興。沒有別的路比這牧養的路更有效能。(李常受文集一九九四至一九九七年第四册,五八○至五八一頁。)

信息選讀

要牧養聖徒,就必須在活力排裏有健康的教導。保羅在提前三章二節說,作長老的該善於教導。這裏的教導類似父母教導兒女。長老必須善於對地方召會的信徒,提供這種家庭式的教導。

盼望我們都禱告說,『主,我要得着復興。從今天起,我要作一個牧人。我要去餧養人,牧養人,把人聚成一羣。』在約翰十章和二十一章,主用三個辭說到牧養的事:『餧養』、『牧養』、『成爲一羣』。祂說,『餧養我的小羊,』又說,『牧養我的羊。』(二一15 ~ 16。)祂也說,『我另外有羊,不是屬於這圈的;我必須領他們來,他們也要聽我的聲音,並且要成爲一羣,歸一個牧人了。』(十16。)另外的羊就是外邦的信徒,他們要與猶太信徒聯結在一起,成爲一羣。主用『羣』作爲名詞,我也喜歡將這辭用作動詞(意指使羊成爲一羣)。我們該學習餧養人,牧養人,並使人成爲一羣。眾召會都必須學習如何使人成爲一羣,好叫他們能調和在一起。在聚集成羣的氣氛中,人就被主征服、勸服,得着主的滋養和挑旺。所有鄰近的召會該成爲一羣,使聖徒得着牧養,並被挑旺。長老和同工該帶頭實行這事。

由神永遠的經綸來看,整卷約翰福音有一種趨向,就是要使神的召會帶進基督的身體,以完成神永遠的經綸。該書法理的部分,使信徒有資格和地位,憑着經過過程並終極完成之三一神的神聖生命,完成該書生機的部分。但今天大多數的基督徒,只是停留在法理的部分,並滿足於這部分,卻很少注意到生機的部分,而漏失神永遠經綸之完成這個緊要的點。今日主的恢復緊要的需要,乃是不可因着滿足於法理的部分而受阻不前,反要竭力往前,完成該書生機的部分,好使神永遠的經綸有可能得以完成。

我們惟一採取的路,乃是在主恢復中的路。…我們必須起來尋求主,使我們成爲得勝者,帶進基督身體的建造。這樣,主就有路來結束這個世代,帶進祂的國度,來慶祝祂婚娶的日子,使祂得着喜樂和滿足。至終,這要終極完成祂永遠的目標,就是在新天新地裏的新耶路撒冷。(李常受文集一九九四至一九九七年第四册,五八一至五八四頁。)--參讀:約翰福音結晶讀經,第十三篇。

第三十四週■週六

晨興餧養

彼前五2『務要牧養你們中間神的羣羊,按着神監督他們,不是出於勉強,乃是出於甘心;不是爲着卑鄙的利益,乃是出於熱切。』

彼後一4『藉這榮耀和美德,祂已將又寶貴又極大的應許賜給我們,叫你們…藉着這些應許,得有分於神的性情。』

在彼得的頭一封書信中,在二章二十五節他說到基督是我們魂的牧人和監督,而我們的魂乃是我們內裏的所是,也就是我們的真人位。在五章一至二節他告訴長老們,務要按着神牧養神的羣羊。按着神,意思就是我們必須活神;我們必須隨時隨處有神。我們在我們的悟性上、道理上、與教訓上有神,但我們在牧養人時可能沒有活神。當我們與神是一,我們就成了神。在我們牧養別人時,我們就有神並且就是神。按着神牧養,意思就是按着神屬性的所是牧養。神是愛、光、聖、義。…我們必須按着這四種屬性牧養年幼的、輭弱的和退後的。這樣,我們就是好牧人。

我們若要享受生命,並將生命供應別人,就必須牧養他們。真正生命的供應乃是藉着訪問人、接觸人而牧養人。(李常受文集一九九四至一九九七年第五册,一五四至一五五頁。)

信息選讀

你可能說看見了身體,卻一點實際都沒有。你若真看見了身體,你就會關心那些較輭弱的人。

在召會生活中我們需要照顧幼嫩的、輭弱的、以及不俊美的。我們千萬不能有等級;剛強的人不應該形成一種特殊的階級。…長老們應當認爲自己是小弟兄。這就是我們從來不用『長老』作頭銜,或者稱呼某某長老的原因。同樣的,我們不應當有所謂領頭姊妹的觀念。不錯,我們在實際上與實行上都有領頭的人,但我們不應該有頭銜或地位的感覺。…牧養的需要太大了。不要盼望召會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是屬靈大漢。反之,正常的召會生活是一個大家庭,其中有祖父母、幼嫩的、輭弱的、甚至生病的。當所有的聖徒都得着了照顧,我們就有了美麗的召會生活。

長老們的主要責任是牧養。在彼前五章一節,彼得稱他自己是同作長老的。彼得是一個地方的長老,他書信的對象有些是其他地方的長老。『同作長老的』這辭非常有意義。這含示不同地方的長老們,應該彼此同工,同作長老。我們是牧養一羣羊,而不是許多羣羊,因爲主耶穌只有一羣羊。…眾召會的長老乃是同作長老的,主耶穌是大牧人。牧養是長老的主要功用。

根據以弗所四章,牧人和教師是同一類。這表示凡要作牧人的,必須也是教師。同樣的,一個好教師也是一個牧人。…正如母親藉着餧養孩子、照顧孩子來牧養他們,所以我們也需要牧養神的兒女。例如,有些人需要幫助,認識召會立場。要使他們清楚召會的立場,就需要有人藉教導來牧養他們。這個工作由誰來作呢?我們眾人都該起來作。不管我們有多少位長老,他們仍不彀填滿這個空缺。爲着牧養的需要,所有的弟兄姊妹都要盡功用。(李常受文集一九七七年第二册,三八至四一頁。)--參讀:各種年齡者都爲主的見證,第四章。

bottom of page